被安装APP,是老师和家长都无法回避的。
一些APP,在上级眼里,认为派来的是贤内助,妙不可言,事实上大家都想把它们打入了冷宫。
一、APP的爆发式填充
1.各类微信群。家长有班级群,各学科群,辅导班群。群里卖东西的,互怼的,问天文地理的,活脱脱群里的生活才是生活,群里的人说话最好听。也方便了很多人解决问题。
老师借助群来通知事情,布置作业,沟通家长,初心就是让家校共育快捷一点,准确一点,服务学生,服务教学。
但群里也有激化矛盾的时候,比现实更容易擦枪走火。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容易激化。
2.有的APP冲入校园,一阵风吹来最终灰飞烟灭。点点统计,答答问题,看看视频,点点提交,马上卸载。最可怕的是要喊家长完成的各类答题,喊学生参与的各种问卷,测试,答题等。
3.拍照就出答案的APP是一把双刃剑。我认为好一点的是:它比翻开答案后出现的一个字‘略’要好点,好歹有个过程吧。这是多少学生时候的阴影面积。这类APP是否一刀切,得看使用得好不好了。
二、一些APP被打入冷宫的原因
1.一个老师,被要求安装的APP和关注的公众号何其多。甚至要求家长也安装关注,给家长造成了很大的负担。
在农村学校,遇到什么答题的时候,就只能老师手把手教,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一班,把本来用在辅导学生的时间,都花在了答题上。
每当老师喊家长安装关注什么的时候,肯定会给家长造成负面影响。家长不支持不行,老师不通知安装也不行。
2.这些学习类APP安全吗?学校和家长都没有能力去鉴定。这些APP都要读取信息,用真实身份去注册。多少贩卖信息的贩子,把大家的信息翻来覆去倒卖。这背后的产业链,骇人听闻。
三、背后透露出的深层次问题:
1.信息化教育提得响,绝不是强行安装各类APP给师生给家长,这是耍流氓的粗暴行为,不遵循客观,不尊重事实。
我们很多农村家长,都是爷爷奶奶在家,用的还是老人机。例如给留守儿童发放的电话手表,和公安联网了,能在自己手机上下载的软件上看到孩子的运动轨迹。
但如果孩子的父母回家来了,又要把手表交回来,丢了还要赔偿。要,还是不要?
神仙打架的事情,真不少。
这些教学辅助APP的使用,大家都说是摸着石头过河,一边西行,遇到妖怪就打,一边取经,最大限度用好它对我们有帮助的一面。
你的手机上,又被强制安装了多少APP呢?
(正文已结束)
推荐阅读:苹果xl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